发布时间:2023-03-14
3月10日,一条微博短短几小时冲上热搜,阅读量高达3.2亿:曾参加《青春有你3》的训练生蒋智豪,发微博称自己已确诊肺癌晚期,而他的妈妈也是因为这个病,在六年前去世。
图源:微博话题
蒋智豪说,自己才26岁,不抽烟,但不知道为何会得这种病,使得他的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痛苦。根据蒋智豪晒出的CT及MR报告单,从诊断上看,癌细胞已经开始大面积扩散转移。
滑动翻阅
图源:@蒋智豪 微博
肺癌会不会遗传
年仅26岁,不抽烟为何也会患肺癌?2022年6月,人民网曾报道过一则新闻,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浙江绍兴一家三姐妹,全部患上了同一种肺癌。主刀医生江洪主任表示,这并非他碰到的第一个肺癌家族病例。能确定的是,肺癌肯定没有传染性,但临床数据显示,肺癌有一定的家族史特征,如果家族中存在肺癌患者,其他家族成员得肺癌的几率也会增加。
图源:人民网微博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癌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研究证实约10%的癌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可以确认的是只有很少部分癌症存在遗传倾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张凯表示,但癌症主要还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后天性疾病。所有癌症中,存在明显遗传倾向的仅占5%~10%。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遗传因素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人患癌,家族成员不一定都会患癌。大多数癌症的产生可能与增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过食生冷食物、缺乏正确的健康教育),慢性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组织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有关。因此,如果直系亲属中2~3人患同一种癌症,除了癌症基因的家族遗传倾向以外,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家庭共居,有可能是癌症家族性聚集发生的重要原因。
有致病基因不一定患癌图源:生命时报
调查显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比例为58.3%,因此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都属于癌症高危人群,一定要提前、尽早做好癌症早筛的工作。除肺癌外,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都在此列。
癌症早筛的重要性
现代的医疗技术飞速发展,早期肺癌经过及时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获得长期生存。我们可以看这张法国近20年间,肺癌不同阶段死亡率的变化。
由上图可知,癌症越晚发现预后越差,风险越高。虽然20年间法国医学技术持续进步,但只针对癌症早期的死亡率下降,对晚期肺癌的死亡率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说明想要有效的防控肺癌风险,一定要定期做肿瘤风险早筛,早发现、早预防。我们建议,除了每年常规体检,还应有针对性地做防癌筛查。推荐每年定期检测TK1——华瑞同康专利研发的体可问®️TK1检测技术,通过捕捉人体血清中胸苷激酶1(TK1)的浓度变化,可以在常规检测手段(如影像学、传统肿瘤标志物等)尚无表现的情况下,敏锐地提示肿瘤早期风险,进而帮助人们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该技术准确率高、无创、经济,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推荐的“癌症早筛适宜技术”,目前在国内多省市主要三甲医院成熟应用。
数十年来,人类与癌症的战争从未停歇。现如今我国人均寿命已大幅提高,但大多数人被确诊为癌症后,依然无力回天。现在有了体可问®️TK1检测技术,我们可以提前得知罹患癌症的风险程度,那么大多数的癌症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就好像蒋智豪在微博的最后说到“愿天下无癌”一样,我们华瑞同康董事长周际的梦想也是“人人无癌”,我们希望有朝一日人人都能远离癌症!
如今体可问®️TK1累计检测样本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帮助许多人远离对癌症的恐惧。“人人无癌”这一梦想也一步步变为现实,真心希望更多人能早早知道它使用它,积极做好肿瘤风险的检测,这才是对生命、对家庭最有分量的责任。点击阅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