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4
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开始排海,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全球海域。
核污染水将对人体将造成哪些影响,是近期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01辐射最易破坏身体哪个部位?
国际核事件分级中仅有两起被评为七级(最严重程度)核能事故,一起是 2011 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也就是本次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起因,另一起则是1986年4月发生在苏联核电站的切尔诺贝利灾难。
国际切尔诺贝利项目的健康影响小组组长Fred Mettler, Jr.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身体中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抵抗力不同,比如脑细胞对辐射抵抗力强,但骨髓和肠道却对辐射非常敏感。
不能深入穿透的辐射会杀死皮肤细胞:在切尔诺贝利,许多人都出现了全身都被烧伤的情况,导致了严重的感染。
低到中等程度的接触会破坏骨髓:骨髓受损会降低体内抗病白细胞的数量。因此,大多数死于辐射病的人都是死于感染或内出血。
如果剂量再高一点,辐射就会开始破坏你的体内器官,甲状腺、肺、胃、肠道等。[1]
不同辐射量下对身体的影响
02辐射更易诱发甲状腺癌吗?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发生后4~5年内,儿童甲状腺癌的患病率飙升,至今约6000名儿童患上了甲状腺癌。同样,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118倍。
为什么辐射会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
一是因为核污染水的放射性核素被组织吸收后,对周围组织产生持续性辐射损伤,损伤细胞并且容易诱发细胞发生恶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增加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
二是由于日本福岛县排海的核污染水中残留有碘-129和锶-90。其中碘-129对甲状腺“情有独钟”,被人体吸收后,会选择性地聚集在甲状腺,可能会对甲状腺组织造成永久的持续性损伤。
虽然碘-129属于低毒性类,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衰变,它的物理半衰期约1570万年,是放射性废物长期危害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与成人相比,儿童时期接触放射性核素会显著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且暴露年龄越小,成年后患癌的风险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在甲状腺的诊断中,往往使用的是B超而不是CT等射线:B超使用的是声波,不会让患者暴露于有害辐射中。[2]
自切尔诺贝利核电厂泄露后,当地儿童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逐年增加
03
健康人群如何预警甲状腺肿瘤风险?
在众多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一直因相对进展缓慢而有“懒癌”之称。但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癌都是“懒癌”,癌细胞会转移,不按常理出牌、悄无声息进攻,这些特质与生俱来,如果不及时规范治疗,往往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远端转移,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尤其是儿童甲状腺癌,尽管死亡率较低,但复发风险高于成人。儿童甲状腺癌的5年和10年复发率分别为14.5%和34.4%,即使在首诊30~40年后甲状腺癌也可能复发,因此患者可能需要终身监测随访。[3]
2022年7月深圳市艾伦斯文精准医学研究所等多中心联合发表过一篇研究,其中归纳了20,555例体检者数据,并以血清胸苷激酶1(TK1)联合其他指标共同构建了一个风险模型,能帮助更多人在早期识别出甲状腺肿瘤高风险人群,制定早期风险管理方案,将临床危害降到最低。
阅读原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
研究构建的预测公式中,除TK1细胞增殖标志物外,还包括了总蛋白、乳酸脱氢酶、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所有联合指标均可从体检结果中获得。
只需在体检中提前增加如体可问®TK1检测等对应项目,大部分人群在体检时就可以获得进行甲状腺肿瘤风险预测的各种基本参数,因此,甲状腺肿瘤高风险人群在体检时即有可能被检测出来。
参考来源
[1]https://blogs.webmd.com/webmd-interviews/20190603/expert-qa-what-radiation-sickness-really-does-to-you
[2]https://www.wired.com/story/35-years-later-studies-show-a-silver-lining-from-chernobyl/
[3]王龙,付金蓉,邝建.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2,47(11):1268-1272.DOI:10.13406/j.cnki.cyxb.003123.